在農業生產中,病害一直是困擾農民的一大難題。很多病害通過病原菌孢子傳播,它們隨風飄散,悄無聲息地威脅著農作物的健康。孢子捕捉儀的出現,就像給農業生產配備了一位 “偵察兵”,能有效監測病害孢子,助力農業生產。
孢子捕捉儀主要用于收集隨空氣流動的病害病原菌孢子和花粉塵粒,通過檢測孢子存量及其擴散動態,為預測和預防病害流行提供可靠數據。其工作原理基于空氣動力學與顯微成像技術。設備內置渦輪泵形成負壓氣流,將空氣中的孢子吸入采集倉,特殊風道設計讓孢子附著于載玻片,高倍顯微鏡對孢子進行成像,圖像數據通過物聯網技術實時上傳至云端平臺。
孢子捕捉儀有多種類型,以滿足不同場景需求。固定式孢子捕捉儀可固定在測報區域,定點觀察特定區域孢子種類及數量,適用于農田、林區等定點監測,支持市電或太陽能供電;車載式孢子捕捉儀可放在自行車、摩托車、工具車等運動載體上,便于流動監測孢子;便攜式孢子捕捉儀體積小、可手持,方便移動,隨時隨地監測所到區域的孢子。
在農業植保方面,孢子捕捉儀應用廣泛。在糧食作物、蔬菜、果園等場景中,它可定點或流動監測病害孢子濃度。比如小麥銹病高發期,通過捕捉銹菌夏孢子數量變化,能提前 7 - 10 天預警病害擴散風險,結合氣象數據,可優化防治策略。在林業病害防控上,針對松材線蟲病、楊樹潰瘍病等,孢子捕捉儀可監測病原菌孢子傳播軌跡,為精準施藥提供依據,減少化學藥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。此外,孢子分布與空氣質量、氣候變化密切相關,該儀器還可用于環境監測與科研,評估大氣中真菌孢子濃度,為花粉過敏預警、生物多樣性研究提供數據。
隨著科技發展,孢子捕捉儀不斷升級。未來,它將與大數據、AI 技術深度融合,具備更強的自主學習能力,通過分析歷史數據優化預警閾值,實現病害防控的智能化決策,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。
技術支持:環保在線 管理登陸 sitemap.xml